难民潮将提升谁的竞争力?
来源:欧洲购房网作者:欧洲购房网时间:2016/2/25
扫一扫,随时看
德国正努力处理移民问题,政府已无法统计具体人数,因为许多人没有登记,还有数百万移民在奔赴途中。可想而知,德国人的讨论集中于政治后果,特别是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坚持门户开放政策是否明智。想要解答该问题,方法之一是看难民对经济的影响。
我明白默克尔选择邀请难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人口下降问题。德国人口现在相对稳定地维持在8000万出头,总人口规模目前还不成问题。较为紧迫的问题是德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导致抚养比(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上升。
2013年德国的20岁到65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为4920万,据德国联邦统计局(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估计,至2020年这一数字将下降到4880万。这一预测的前提是移民数量较低,净移民平均值从2014年的50万下降到2020年的10万出头。另一种预测是净移民数量降至20万,劳动人口稳定在4920万。由于难民数量庞大,远超第二种预测的前提,人们或许会得出结论,只要净移民能继续流入且规模足够庞大,就能解决德国的劳动人口下降问题。
这种观点想得不错,但它会产生新的问题。德国的最低工资为8.5欧元每小时,该标准相对较高,且难以撼动,但无法抗拒的难民潮正对此发起冲击。其实问题不在于法定最低工资这条原则,它在工业化国家非常普遍,问题在于即使没有难民因素,德国的最低工资也设定过高,现在自然显得更高了。
如果完全不设置最低工资,移民人数上升将拉低最低工资水平,难民危机可能会转变成默克尔的政治雷区。这一局面是默克尔无法接受的,她的联盟政府中的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伙伴也不会接受。
就算最低工资停留在目前水平,德国整体工资水平仍将下降,但会以一种更加间接的方式。许多缺乏技能的难民最初会失业,少数人将能参加政府补贴的培训课程,从而大幅提高愿意接受最低工资的劳动力人数。这将对工资水平仅略高于最低标准的群体构成持续压力,而且还会一路向上影响到所有工资水平的人。
特别是,这将迅速终结今年整个欧元区唯一一个真正的好消息。经过一个长长的停滞期后,德国工资水平终于开始攀升。今年二季度德国实际工资(剔除通胀)比2014年上升了2.7%。
德国政府还能做什么?政府或许会倾向于同意给那些以最低工资标准雇佣难民的雇主发放补贴。但这将对那些没有获得补贴的最低工资工人造成排挤。如果德国政府的目的是避免政治反弹,就不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另一种可能做法是用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吸收难民就业,比如基础设施项目。鉴于德国的私营和公共部门长期投资率低,这一方案在经济上很合理。但它不会实现,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上的。默克尔对难民敞开了大门,可没有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观点敞开大门。
这就形成了一个老式的劳动力供给冲击,无论选择何种方案,长远来看工资水平都将下降。
再来思考这一冲击对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影响。经过实际工资的短暂上升后,德国正进入另一个工资增长抑制时期。过去十年欧元区国家单位劳动成本之间的持久差距,是欧元区危机不断的原因之一。难民流入德国而没有流入欧元区其他国家,无形中增加了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这有可能引起又一轮实际贬值,即德国相对竞争力的增强。欧元区正努力复苏,这一局面正是它最不需要的。
这个问题其实有个明显的解决办法。德国可以吸收部分难民,让他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然后欧元区其他国家按照商定的配额制度吸收剩余难民。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上看,难民都会带来正面影响。
可悲的是,欧元区从来就没选择过明显的解决办法。
标签: